糖尿病控糖“不合格”易引發并發癥

?新聞資訊 ????|???? ?

        ??我們生活中不乏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包括一些癥狀較輕的疾病患者,而糖尿病就是其中一種,因其除了三多一少的癥狀,一時沒有什么身體上的不適,導致許多患者對控糖并不十分重視。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糖尿病并發癥高達100多種,是目前已知并發癥最多的一種疾病。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腦血管所致,10%是腎病變所致。因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
  臨床數據顯示,糖尿病發病后10年左右,將有30%~40%的患者至少會發生一種并發癥,且并發癥一旦產生,藥物治療很難逆轉,因此強調盡早預防糖尿病并發癥。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微血管并發癥之一,可累及中樞和周圍神經。
  在中樞神經系統,高血糖可損傷大腦、小腦、腦干、脊髓運動神經元及其神經纖維等,引發共濟失調、癲癇、認知功能障礙等表現,這是糖尿病中樞神經病變。
  周圍神經系統包含脊神經、顱神經及植物神經病變。,高血糖還造成周圍神經功能障礙,引起雙側肢體疼痛、麻木、感覺異常等。
  甚至肌無力和肌菱縮,面癱、眼球固定、面部疼痛等則是出現了局灶性單神經病變。
  當糖尿病診斷后,應嚴格遵醫囑,合理作息,控制飲食,做好血糖監測,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可最大程度減少并發癥的出現。
  糖尿病的神經檢查
  1、感覺神經功能檢查
  用128Hz的音叉敲打后置放于患者踝關節處,檢查患者對音叉振動的感覺;用10克尼龍單絲觸及患者皮膚(特別是足底)檢查患者的輕觸覺,如果患者有1點或2點以上不能被感覺,則視為異常;
  讓患者平臥閉目回答自己哪一個足趾被拔動或是否感到足趾被拔動,以檢查患者的本體感覺;用冷或溫熱的物體,比如不銹鋼小棒置于溫水或冷水中然后放在皮膚上檢查患者對冷、熱的感覺;用大頭針鈍端接觸皮膚檢查患者對針刺的感覺。
  2、運動神經功能檢查
  檢查患者四肢活動的靈活性、協調性、步態;檢查有無肌肉萎縮;檢查膝腱跟鍵反射是否存在。
  3、神經電圖檢查
  行神經肌電圖檢查不同肌肉中運動神經傳導速度與潛伏期,是確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必查項目。
  專家提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一種慢性并發癥,出現一系列與周圍神經功能障礙相關的癥狀和體征,應盡早篩查。
  給糖尿病患者篩查周圍神經病變的建議:
  1.確診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年需要進行一次神經病變篩查。
  2.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診斷時就應篩查,且以后每年篩查一次。
  3.有神經病變者需要每3-6月復查。
  4.早期篩查主要包含:痛覺檢查、溫度覺檢查、觸覺檢查、振動覺檢查、位置覺檢查以及神經電圖檢查等。
  并發癥的出現嚴重危害著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糖尿病確診后就應及時防治并發癥的出現,監控好自身血糖,合理飲食、作息,以減少并發癥的出現,提高生活質量。
         以上就是給大家介紹的內容,大家可以詳細的了解一下,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