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6個月低碳飲食可有效緩解糖尿病

?新聞資訊 ????|???? ?

長期以來,關于糖尿病患者低碳水化合物(低碳飲食)的觀點一直存在爭論,一方面,低碳飲食可有效的降低血糖和減輕體重;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長期低碳飲食易引發酮癥,嚴重甚至導致酮癥酸中毒,進而危及患者健康。
近日,Goldenberg JZ 等人在《英國醫學雜志(BMJ)》上發表了關于低碳水化合物和極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有效緩解糖尿病的相關研究,基于23個隨機試驗(n=1357)的中度-低確定性的證據表明,在6個月內堅持低或極低碳水飲食可緩解糖尿病,且沒有不良后果。
什么是低碳飲食
過去數十年,美國成年人的平均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估計在每日千卡((以下稱為卡路里)39%至51%。歷史上,權威機構曾建議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介于每日卡路里的45%至65%。因此,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低于每日卡路里45%的飲食通常被認為是碳水化合物限制。
低碳飲食的含義可能因參考來源而異。2015年曾提出一個正式定義,將低碳飲食定義為每天不到26%卡路里來自碳水化合物(<130g/天)的飲食,在其文獻綜述中,2019年美國糖尿病協會關于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營養治療的共識聲明描述了“低碳飲食模式,即將碳水化合物減少到總卡路里的26%-45%”(2000卡路里飲食的225g/天)。
什么是極低碳水飲食
極低碳水飲食的定義也不同(例如,閾值從每日熱量攝入<10%到<26%)。這種差異是實質性的,因為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明顯較低的飲食(例如,<每日熱量攝入的10%)已被證明會誘發營養酮癥。在這種生理狀態下,酮體被產生并作為替代能源使用,特別是大腦,這些飲食通常被稱為生酮飲食。相反,極低碳水飲食(定義為每日卡路里攝入量小于26%)不會持續誘導酮體的生成。
糖尿病患者低碳飲食究竟怎么吃?
平均隨訪25年的長期觀察性研究表明,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的高低兩個極端均呈U型關系,表明死亡風險增加,但不能排除混雜因素。意即碳水化合物攝入過高或過低都會對健康產生不利后果,那么糖尿病患者在進行低碳飲食時,究竟怎么吃呢?整理出了糖尿病患者低碳飲食可選擇的食物類型,如下:
蔬菜類
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蔬菜是營養和礦物質的主要來源,熱量相對低,而且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不高。蔬菜主要吃地上的不含淀粉的蔬菜,長在地下的盡量少吃,或者適量吃,地下的根莖類蔬菜有土豆、紅薯、山藥、蓮菜等。
全脂乳制品
乳制品的主要成分是鈣、維生素D、反式棕櫚烯酸和乳制品脂肪。鈣和維生素D可以調節胰島素抵抗,緩解炎癥,反式棕櫚烯酸可以降低胰島素抵抗。全脂乳制品主要包括有芝士、乳清干酪、奶酪、黃油、酥油、奶油、酸奶油、奶油芝士等。
蛋白質
如果碳水化合物的量控制較低,蛋白質可適當高點,增加蛋白不會對體內糖的消化和吸收造成太大影響,也不會對血糖和胰島素產生太大影響。
糖尿病患者低碳飲食時,蛋白質來源可考慮:
①所有類型的肉:包括牛排、烤牛肉、豬排、排骨、香腸、培根、雞肉等;
②所有類型的海鮮:包括魚、蝦、扇貝、牡蠣、螃蟹、龍蝦等;
③各種魚類罐頭:金槍魚、沙丁魚、鳳尾魚等;
④午餐肉:火腿、火雞、雞肉、意大利辣香腸等;
⑤其他:蛋、豆腐、豆豉等。
脂肪
低碳飲食是可以吃脂肪的,脂肪不影響血糖,也是一種重要的能量來源,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一樣,可以給身體供能。
低碳飲食建議用更穩定的脂肪,平時還要注意補充足夠的Omega-3。主要來源有豬油等動物油、椰子油、橄欖油、黃油、牛油果油、魚油、亞麻籽油、奇亞籽油等。
全谷物(低碳前期適量攝入)
全谷物包括有糙米、全麥面包、全麥面食、蕎麥、藜麥、小米、碾碎的干小麥、黑小麥等。嚴格的低碳水飲食,是要限制攝入這些粗糧、全谷類的,但是,低碳前期可以用這些食物代替米面,也會有一些效果。前期用全谷物替代,也可以避免出現低血糖現象,慢慢減量,身體適應后,就不會再出現低血糖。
上述就是給大家介紹的內容,大家可以詳細的了解一下,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