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大米飯增加患糖尿病風險?主食升糖指數來了

?新聞資訊 ????|???? ?

 
現在有很多朋友不敢吃白米飯,認為吃米飯不僅容易長胖,還容易患高血糖,那么,白米飯真的不宜再吃了嗎?臨沂翔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具體帶大家了解下。
一項涉及21個國家,13.2萬人的研究發現,在中國,每日食用450克以上白米飯,與糖尿病的發病風險升高無顯著關聯。
與此相反的是,在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等地,每天吃白米飯450克以上的人群,2型糖尿病風險升高61%;
在其他一些地區,比如東南亞、中東、北美、歐洲等的數據也顯示,每天吃白米飯450克以上的人群,2型糖尿病風險升高41%。
但是,我國超過4萬名受試者的數據顯示,相比每日進食白米飯不足150克者:
每日進食150-300克以及450克以上白米飯的人群,糖尿病發病風險并無顯著差異;
只有進食300-450克的人群存在數值上的風險趨勢,但無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
研究者認為,中國人之所以有這種差異,可能是因為,相對其他國家的人來說,中國人整體米飯吃得并不多(每天200克左右),米的種類可能更好,而且整體飲食結構也更加健康,比如攝入更多的蔬菜、豆類、動物蛋白。
其實,就影響血糖而言,應該看整體的主食模式。我國膳食指南建議,一般成人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克~400克,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食物的重量都是以生重計算的。比如說50克生米大約相當于130克米飯。我們說吃一兩米飯,通常是指一兩生米煮成的米飯量,而不是指吃50克白米飯。
如何評價這些食物對血糖的影響呢?
升糖指數是一個參考數據。
升糖指數是指含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引起血糖上升所產生的血糖時間曲線下面積和標準物質(一般為葡萄糖)所產生的血糖時間下面積之比值再乘以100,它反映了某種食物與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
食物升血糖的能力強而快,被稱為高升糖指數食物;
食物升血糖的能力緩而慢,則被稱為低升糖指數食物。
當然,血糖生成指數不是完全決定血糖升高最后結果的唯一的要素。不過,食物升糖指數的高低對于血糖的控制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通過食物的升糖指數大致判斷其對血糖的影響情況。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常見主食的升糖指數。
①低升糖指數(<55):
全麥細面條37、通心粉45、玉米餅46、小麥面條47、意大利面49、燕麥片55;
②中升糖指數(55—70):
玉米(甜,煮)55、米粉58、炸薯條60、馬鈴薯(蒸)65、高纖維面包68、全麥面包69、大米粥69;
③高升糖指數(>70):
白面包70、蘇打餅干72、大米飯(秈米,精米)82、玉米片(早餐谷類)84、饅頭(精制小麥粉)85、糯米飯87、馬鈴薯泥87。
從這里可以大致看出,高升糖指數主食多為精細糧食,低升糖指數主食多為粗糧,應該搭配著來吃。
一個人每天大概吃五兩主食,如果按照三餐分,早晨1~1.5兩;中午2兩;晚上1.5兩~2兩為適宜。
如果已經患糖尿病,建議一餐主食中的1/3~1/2為粗糧,每頓飯都應粗細搭配。而且五兩主食不要集中在三餐,可以適當分到大概四餐、五餐或六餐里面去。